返回

年代: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319章 自给自足,低价稻种的冲击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经扩大了好几倍。

    除了板栗、油茶籽和草药,林业大队未来还会产出柑橘等水果,经济规模会进一步扩大。

    “贾科长,社里和其他几个医院也签订了供销协议,不过你们医院肯定是优先供应的对象。”

    方唯继续和对方聊着,吃过晚饭,大家便离开了食堂。

    贾科长等人回去睡觉,方唯去郑虎家里坐了一会。郑虎如今在公社上班,但家里人并没有转移户口,依然住在队里。

    方唯在郑虎家里呆了不到一个小时,便回到了家里。

    郑虎和郑先发现在的日子比较悠闲,合作社的成立实际上代替了公社的很多职能,他们的工作压力无形中减轻了很多。

    而且瑶岭公社很稳定,社员们都在合作社做事,月月拿着工资,也不可能闹出什么乱子。

    不像其他公社,大队和生产队被弱化了之后,什么奇葩事都冒了出来,有时候能让人跑断腿。

    三天后。

    贾科长跟随运输车队一起离开了合作社,带着采购的草药返回了陈州。

    林业经济在合作社的经济版图中的占比不大,但细水长流,坚持下去也能有不错的收益的。

    除了下塘大队(1大队)之外,其他各大队的林地也慢慢利用了起来。首先是自然环境的好转,慢慢带来的好处数不胜数。

    方唯并非只看重经济效益。

    忙忙活活一阵子,社里又重新安静了下来。蛋禽场和肉鸡场重新再次达到了满负荷运行的水平,其中蛋禽场每月的鸡蛋产量达到了20万斤,肉鸡场的活鸡存栏数达到了10万只。

    规模虽然不是很大,但能做到自给自足。

    合作社在每个大队都设立了代销点,集中居住有集中居住的好处,自然是便于各大队的基础设施的建设。

    各大队还有小型的菜市场,每天都会按人头供蔬菜、鸡蛋、以及活禽。

    现在不搞分配了,搞起来了市场供应。当然供应是定量的,因为给社员们供应蛋禽都是按照低价供应的,不限量社里开了承担不起。

    大家买蔬菜、买鸡蛋、买鸡鸭直接掏现金,毕竟记账太麻烦。

    口粮供应也一样,社里买回来的粮食存放在谷仓里,然后给每个代销点都会投放一定数量的稻谷。社员们需要多少就去买多少,一样是定量供应。

    超出了定量就自己去圩市上购买,不存在买不到的问题,只是价格要贵一些。

    方唯打算等过两年把各大队的代销点搞成门市部,继而发展成小超市,基本上能满足大家的日常所需。

    现在的条件还不成熟,得慢慢来。

    上午。

    方唯正坐在办公室里看文件,方平和林汉阳突然走了进来。

    前些天两人去了省城,和省城的向阳家具厂再次进行了谈判,不过谈判的结果不是很理想。

    “支书,我们打算放弃兼并向阳家具厂的计划。对方要价不是很高,但要求我们必须全部接收原厂的职工,包括离退休职工。”

    方平现在终于死心了,接收对方的职工没问题,但其中有一些长期泡病假、以及离退休职工也要接收,竹器厂根本负担不起。

    他和林汉阳跑了好多趟,这次算是谈崩了,只能终止这个计划。

    “回头我和大家商量一下,竹器厂总窝在山沟里也不行,还是要走出去的。不过,兼并企业一定要慎重,反倒不如咱们直接去省城注册一家家具公司。”

    方唯并不感到意外,这件事的结局早已注定,目前兼并企业的条件并不成熟。

    他和两人聊了很久,让他们不要盲目扩张,还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比较稳妥。另外可以先去省城注册公司,这样的话,更加有利于拓展全国的市场。

    还有一个问题他没说,目前竹器厂缺乏人才,发展到今天这个程度已经不错了,再盲目扩张反而会增大经营的难度。

    好在现在大家都处于野蛮生长的初级阶段,大哥不说二哥,试错成本比较低。

    等方平和林汉阳走了之后,方唯和几个理事碰了一下头。

    大家对于去省城设立公司都心存疑虑,主要是不好控制,万一脱离工作社的控制就不好了。

    “这个不在乎距离的远近,主要还是规章制度的问题。制度建设一定要跟上,社里不能放任不管,今后一定要坚强监督并培养一批经营管理人才。”

    方唯觉得不需要太过小心翼翼的,这个时期正是超常规发展的最好时期。

    不仅是竹器厂,今后连五金厂都要走出去,而不能把目光仅仅局限于县里和地区。

    大家认可了方唯的说法,同意择机去省城设立家具公司。五金厂还需要缓一缓,先看看竹器厂在省城设立公司的效果再说。

    方唯随后通知了方平等人,让他们先做好前期工作,不要急于求成。

    翌日。

    方唯正在各大队查看生产情况,赵金生急匆匆的来找他。

    “支

第319章 自给自足,低价稻种的冲击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